close

  □本報記者吳亞東
  “本周心情晴雨表:沉悶。這星期天氣非常悶熱,人也異常煩躁。高牆內,是非多,嘈雜,鬱悶,連個傾訴心事的人都沒有。”
  6月19日,《法制日報》記者走進福建省女子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,近距離接觸女戒毒人員的日常生活。採訪中,四大隊戒毒人員小鄭在前幾周寫下的這篇周記格外引人註意,不只是通篇滿滿的負能量,更顯眼的是在這篇周記下方,有一欄略帶黑色幽默的評語。
  “那隻是偶爾的低落,也可以說是周期里的低落,屬正常現象。也許‘小媽’的低潮期比你們都長,總感覺‘生活過出失戀的味道’,哈哈……”
  給小鄭寫下評語的不是別人,正是她的包乾民警林文燕,是小鄭及其他15位戒毒人員口中的“小媽”。
  “我從2006年剛畢業進來就被人叫‘小媽’,從沒結婚一直叫到生了小孩,從不適應到很高興。”當天,才30出頭的林文燕面對著記者的疑惑,不好意思地笑著,“我們非常在乎用平等的心態和戒毒人員進行思想上的互動,聊得多了,她們就給我們民警起了這個外號”。
  小鄭用來寫周記的本子有著一個統一的名字:我的戒毒生活。這在福建女子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的戒毒人員裡人手一本,以便她們記錄下每周自己在戒毒生活中的心情波動和點滴進步,是該所在“心療”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。
  “我們必須把握戒毒人員的每一根神經,不僅要讓她們行為穩定,更重要的是思想穩定。”福建省女子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副所長薑桂蓮介紹說。
  當天,記者在強戒所的習藝車間見到了小鄭,她正在認真地工作。為避免她的情緒波動,我們並沒有打擾她。而在她最近的一次周記中,記者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,在“小媽”的多次幽默勸慰下,她開始變得越來越積極和樂觀。
  “‘小媽’,我先對你的‘生活過出失戀的味道’贊一個!這幾天我確實又開朗起來了,其實我也不喜歡自己這種自以為是的性格,特別是在這種磨練人性‘忍’、‘讓’的場所。人無完人,無論我對這個群體是否適應,但我知道這隻是我蛻變中的一個過程,絕不會是我以後生活中再會遇到的情景。還有就是我上技培課了,學插花,真的很開心哦!”
  (原標題:給“小媽”的評語點個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c20hcqg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