歲末年初,媒體又盤點爛尾新聞:廣東官員澳洲強姦案,廣西民警米店槍殺孕婦案,香格裡拉大火消防栓“失靈”之因,山東濱州黃河大橋“免費時間表”、多省份2012年度社會撫養費徵繳總額至今未公佈……(1月27日《新京報》)
  這些新聞在曝光之初,大都引發了公眾的強烈關註,在輿論的呼籲下,相關部門大都以“正在調查中”予以回應,而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,當媒體回過頭來再次追問事件(案件)的進展情況時,所得到的回應要麼仍然是“正在調查中”,要麼是“請聯繫其他部門”。總之,儘管不同的爛尾新聞千差萬別,但爛尾新聞的表現狀態和有關部門的回應語氣卻是驚人的相似。
  為何會產生爛尾新聞?除了個別特殊情況,恐怕絕大部分都是有關部門採取“拖字訣”來敷衍公眾的結果。眾所周知,在發達的網絡時代和信息時代,新聞熱點事件此起彼伏,人們對新聞的關註也往往存在著“喜新厭舊”的特點。於是,有些部門就抓住公眾的這一心理特點,對一些新聞熱點採取了冷處理:不急於公佈調查結果和處理結果,先採取類似於“正在調查中”等慣常的回應方式,對公眾進行臨時性安撫,等過去一段時間,其他地方出現了新的新聞熱點,而人們都去追逐新熱點之後,該新聞的熱度自然就慢慢冷卻下來。儘管在此過程中也可能會有人重新翻出該事件並追問,但總體說來,事件會一直朝著持續冷卻的方向發展,直至徹底淡出了公眾的視野。縱觀這些年發生的許多無疾而終的熱點事件,幾乎都遵循著這條發展規律。
  公眾對新聞熱點“喜新厭舊”,並不等於不關心那些熱點事件的最終結果,只不過,人們對於事件關註的精力有限,不可能把所有的熱點都裝在腦子裡,不可能天天盯著所有的熱點不放。但是,這些曾經的熱點事件只要有人提醒,人們立即會產生出同一個問題:該事件的處理結果到底怎樣了?如果得到的仍是那句“正在調查中”,這對人們的耐心無疑是一種消磨,而多次消磨的結果,最終消磨掉的只能是相關部門的公信力。
  如何避免有關部門的“拖字訣”成為爛尾新聞屢試不爽的法寶?除了加強問責,媒體的不斷追問也十分重要。對一些有爛尾趨向的熱點事件,媒體要有一種一鼓作氣和窮追猛打的勁頭。當媒體的“追字訣”發揮作用時,相關部門的“拖字訣”恐怕就難以奏效了。
  李先梓
  李先梓  (原標題:別讓爛尾新聞消磨公眾的耐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c20hcqg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